钓鱼时总是跑鱼?只需这步,轻松上鱼

日期 2020-09-19 22:16:04
钓鱼时总是跑鱼?只要知道跑鱼的原因,中鱼率轻松提高一大半

钓鱼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脱钩跑鱼了。钓一场鱼脱钩一两次很正常,但是经常脱钩跑鱼那就不正常了。如果单纯的跑几条鱼那还好,大不了少钓几条,但是如果在鱼口不多的时候或者因为跑鱼而惊窝,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很多钓友也试着去调整,但是因为找不到脱钩的原因,调整起来效果不明显。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够解开新手钓友的一些疑惑。

一,鱼钩的大小和钩型导致跑鱼

这个方面的问题很多人心里都有数,因为鱼钩太大了之后饵团也跟着大,水里的鱼在吃饵的时候没办法将饵团完全吸入嘴里,只能挂住嘴巴边上的一点皮,提竿的力度稍微大一点或者鱼儿挣扎的力度稍微大点,鱼儿就会离你而去了。其实不仅仅鱼钩大了容易脱钩,鱼钩过小也是一样。小鱼钩很容易被鱼儿吸入嘴里,但鱼儿也很容易感觉到异物,吐钩也很快。尤其是小鱼钩中大鱼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刺的位置太靠内,只钩着口腔内的嫩肉而没挂住鱼嘴而跑鱼。

钩型也同样如此,比如说有些钓友喜欢用伊势尼鱼钩,觉得这种钩尖内弯的鱼钩不容易跑鱼。确实中鱼后不容易跑鱼,但是这种钩尖内弯的鱼钩是比较影响刺鱼的成功率的。如果抓口稍有不准,脱钩跑鱼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二,调钓和抓口的问题

调钓不对和抓口不准都会增加跑鱼的几率,但新手钓友往往是把这2种情况结合了,为啥这么说?很多新手钓友在调漂的时候都追求“灵敏”,总想追求一饵悬浮一饵触底的状态,可是这种状态会让信号变得非常夸大,一些很细微的试探动作都会被认为鱼儿将饵料吸入嘴里了,提竿当然会跑鱼,锚鱼。其实对很多底层鱼来说,钩饵躺底的状态更符合它们觅食的习惯,比如说鲫鱼吃饵就是头朝下,尾巴朝上的,你让饵料悬浮在水中,反而不利于它们吃饵。尤其是在鱼口比较弱的时候,调目过高向上的拉力太大,反而不容易出信号。

抓口问题,不同的调钓出来的信号也不一样,尤其是在调钓比较灵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辨识虚假信号,该放口就放口,不要什么信号都提竿,不然很容易锚鱼,惊窝。如果钓得比较钝,一些小信号要特别注意,有些动作的幅度虽然小,但是比较有力,一样不能放过。

三,提竿太用力,鱼竿太硬

路人甲见过太多喜欢暴力提竿的钓友了,哪怕是钓瓜子鲫,也是暴力提竿。这类钓鱼跑鱼的几率是最大的,钓小瓜子鲫之类的小型鱼,很容易把鱼嘴拉豁而跑鱼。中大鱼又可能因为提竿太猛,子线在一瞬间承受的力量过大而切线。尤其是钓一些嘴唇比较薄的鲫鱼,翘嘴的时候,跑鱼实在是太正常了。

通常这类钓友还有一个习惯,喜欢用很硬的鱼竿,也就加剧了前面说的2种情况。就好像昨天晚上钓鱼的时候,有个朋友拿了我一支4.5米的鱼竿(鲫鱼竿,37调),配的是1号子线,结果遇到大家伙了,溜了2分钟没见到鱼,最后切线跑了。最后他非常遗憾的说,要是换了我那支超硬竿说不定早就起来了。我哈哈一笑,对他说要是换了你那个硬竿,根本没有你遛鱼的机会,早就切了。刺鱼力度越大,给鱼儿的刺激越强,鱼儿挣扎起来也就越猛,切线的几率自然更大一些,非要用硬竿,也决不能暴力提竿。

四,饵料的味型和状态问题

这个问题说过很多次了,虽然大部分时候自然水域里的鱼都不挑食,但是在有些时候饵料的味型和状态是非常影响它们觅食的积极性的。当饵料比较受它们喜欢的时候,觅食的积极性会明显不一样。(参考自己吃饭时一样,有自己喜欢吃的菜,肯定会吃得更积极)反过来饵料的味型和状态不合适,它们就会吞吞吐吐的,信号不明显,抓口就特别难,跑鱼也就很正常了。尤其是鱼儿活跃度不高的时候,这种情况特别明显,如果饵料比较硬,比较干,鱼儿吸都吸不进去,只会吃那些散落的饵料。别说跑鱼了,就怕连跑鱼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最后:钓鱼的时候遇到异常是很正常的事情,应对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看别人钓得好,不一定是人家用了什么神饵之类的,只不过这些基础环节做得比你好。钓鱼钓到最后,比拼的其实是基本功,而不是哪些花里胡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