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为我国实现远洋鱿钓渔业零的突破92岁“中国鱿钓之父”今辞世

日期 2022-12-27 23:04:32
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 为我国实现远洋鱿钓渔业零的突破 92岁“中国鱿钓之父”今辞世

图说:王尧耕教授(右三)在“浦苓号”上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下同)

上海海洋大学今天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建国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航海教育贡献奖获得者、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开拓者王尧耕先生,因年事已高,于2022年12月27日6时50分在家中逝世,享年92岁。

王尧耕教授是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开拓者,他负责组建了初期的远洋鱿钓技术组,带领团队提出了远洋光诱鱿钓渔业的资源渔场调查与钓捕技术体系,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实现了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零的突破,被誉为“中国鱿钓之父”。

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 为我国实现远洋鱿钓渔业零的突破 92岁“中国鱿钓之父”今辞世

图说:王尧耕教授等开发的日本海鱿鱼钓研究项目为国家每年创造10多亿的产值

探捕日本海 海洋捕捞重焕生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近海渔业资源面临捕捞压力过大问题,多数群众渔业和国营渔业企业勉强支撑,步履维艰。中国的渔业该往何处去?王尧耕决心为中国渔业探索一条出路。

1989年,中苏(俄)渔业谈判,苏联表示愿意给我方2000吨日本海苏管水域太平洋褶柔鱼配额。王尧耕心中一亮,感觉是一个绝好机会,于是积极响应并承担该项任务。5月,经研究商讨,中国水产总公司决定委托上海水产大学进行渔场探索工作,计划8月出海调查。

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 为我国实现远洋鱿钓渔业零的突破 92岁“中国鱿钓之父”今辞世

图说:65岁的王尧耕教授在远洋鱿钓渔船上开展科研工作

当年8月,克服种种严峻挑战后,“浦苓号”如期启航,王尧耕要求参加第一线试捕。开心之余,他又琢磨起如何应对更大挑战——茫茫大海,一叶“孤舟”,要找到鱿鱼群谈何容易?根据多年经验,王尧耕觉得中上层海洋鱼类的渔场应该有某种共性。于是,他凭借“浦苓号”唯一能接收的气象传真“海况”图,比对文献资料寻找渔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多月艰苦的渔场探捕中,终于找到可以作业的渔场。王尧耕信心倍增,他一边发动大家摸索如何调整鱿钓渔具和集鱼灯灯光,以提高捕捞产量,一边又思考着如何将这个渔业进行产业化推广……

日本海鱿钓探捕初获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开,国内几家主要渔业公司都很感兴趣。1990年,王尧耕在认真总结1989年探捕经验的基础上,拿出一套推行方案。他觉得首先要解决鱿钓渔船问题,而国内自行设计的大量8154型拖网渔船,经过改装应该能满足生产需求。1990年7月,舟山渔业公司2条8154型鱿钓船改造完毕,与“浦苓号”一道进行了日本海渔场的探捕性生产。王尧耕组织部分教师分别到这两条船上协助技术指导。生产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也很鼓舞人心。但王尧耕从海上实践中感到,目前这两条船在灯光装备、发电量、船舶安全、舱容量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如果能够使用一条更大一些、装备更好的渔船,产量会更好些。于是他与舟山渔业公司讨论提出,将一条吨位较大的双层甲板型拖网渔船1303号改装成鱿钓船,并计划于次年投入试作业。

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 为我国实现远洋鱿钓渔业零的突破 92岁“中国鱿钓之父”今辞世

图说:王尧耕教授(左三)考察过洋性渔业

次年,王尧耕指导的4条鱿钓船在日本海鱿钓作业中取得骄人成绩,各条船均实现盈利,特别是完成改造、吨位较大的1303号鱿钓船更是取得喜人产值,当年就基本收回投资成本。不久后,一个可以在日本海生产作业的中国鱿钓船队初具雏形。随着越来越多渔船加紧改装,预备投入生产,我国海洋捕捞重新焕发生机。

东征太平洋 寻找新作业渔场

茫茫日本海,在一般人眼中已足够辽阔,可是王尧耕却把眼光放得更远。日本海,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之间,如果将来各国进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管辖,那么中国目前这些鱿钓船队就将无处可去。因此,从发展眼光来看,要让这个产业继续下去,必须要寻找一块新的作业渔场。

1992年,62岁的王尧耕几番考虑之后,向上级渔业主管部门提出建议,要求去日本以东太平洋开发新渔场。得到批准后,他于第二年组织5家公司的6条渔船前去探捕。然而,一个月里渔获几乎为零,而在日本海的近100条渔船却满载而归。他带的6条船开始人心浮动、纷纷打退堂鼓——太平洋首次探捕以失败告终。

回国后,在巨大压力面前,王尧耕认真分析失败原因,并在查证日本鱿鱼渔业后,认为1993年探捕区域过于靠近日本,这类柔鱼的实际分布应该更往东、往北。为此,他强烈要求在1994年再次进行太平洋海域的鱿钓探捕。

在一片啧啧怀疑声中,王尧耕迎难而进,再次组织了6条渔船,在太平洋海域进行了十分艰苦的“地毯式”探捕。不久,渔获丰收和频频高产的消息迅速传回国内,渔业界再次雷动。大批在日本海作业的渔船也争相前往太平洋生产。

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 为我国实现远洋鱿钓渔业零的突破 92岁“中国鱿钓之父”今辞世

图说:王尧耕教授(右一)出席农业部成立中国远洋渔业协会鱿钓工作组成立大会

1995、1996年,王尧耕仍坚持不懈参与鱿钓生产第一线,不断往东探索新的作业海域,不断研究改进作业技术,使整个鱿钓渔业快速稳步走上正轨。鱿钓渔业为我国远洋渔业开创了“三新”局面(新渔场、新资源和新技术),但王尧耕意识到要使该渔业巩固和提高,则必须努力朝着“三化”方向发展,即实现装备国产化,生产专业化,作业常年化。经多方奔波和努力协调,设备国产化生产取得显著成功。王尧耕还建议,鱿钓渔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新兴渔业,需要船舶、机械、灯光、渔业等方面的技术,因此积极培养大量专业研究人才,使鱿钓渔业有更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衷情鱿钓业 远洋渔业后继有人

1996年后,王尧耕开始退出第一线,但他依旧继续指导探捕的渔船往北太平洋中东部开拓渔场并取得较好效果。此时,鱿钓渔船规模也不断壮大,作业船数已达369艘,年产量10万吨,年产值10多个亿,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 为我国实现远洋鱿钓渔业零的突破 92岁“中国鱿钓之父”今辞世

图说:王尧耕教授著作

他退居二线后,还指导开发了一系列新渔场,如新西兰双柔鱼渔场、西南大西洋阿根廷褶柔鱼渔场、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印度洋阿拉伯海鸢乌贼渔场,以及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茎柔鱼渔场等。这些渔场的陆续开发成功,不仅丰富了作业种类,实现了我国鱿钓作业全年性生产,而且使整个鱿钓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退休后,他撰写了有关渔业资源学科调研工作、渔业资源专业沿革,以及中国远洋光诱鱿钓渔业发展历程的回眸与工作思路等报告,为渔业资源专业学科发展以及远洋渔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与发展建议。

如今,鱿钓产业已成为中国远洋渔业中第一大产业,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团队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不可或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他们完成了全球9个海域30年鱿鱼资源调查分布图,创建了鱿鱼栖息地模型和鱿鱼资源分布预测图,而其自主开发的鱿鱼渔情近实时预报系统,则为鱿钓船及时到达、精准捕捞提供信息支撑。近年来,“鱿鱼预报”准确率普遍超过80%,一举扭转了从前“无头苍蝇”式的捕鱼方式,不仅成为国内渔业企业的重要参考,连海外的渔业加工业都可能随之产生波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团队开发了大洋性鱿鱼新渔场发现与资源认知新技术,在全球发现了4个鱿鱼新渔场,占现有世界鱿鱼渔场的三分之一。

通讯员 蔡霞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