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知识海洋>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知识海洋时间:2024-04-23 12:57阅读:49

1. 就业压力大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导致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此外,由于家庭的教育投入成本高,大学生的有效工作年限相对缩短,他们自身确实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因此,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往往较高,这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2. 就业岗位有限

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基本满员,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有限。中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

3. 学历要求限制了毕业生就业

市场上出台的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专业目录规定引进人才学历为研究生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县在紧缺人才引进过程中,大专学历和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不能报考,这增加了大专学历和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度。

4. 就业偏好问题

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偏好差异较大,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选、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岗位的供需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懒就业”增多。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1.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2. 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和社会应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包括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吸纳就业,支持新增投资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带动强的项目和领域倾斜,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增加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等。

3. 增加基层就业项目

基层是毕业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应积极争取省市扩大“三支一扶”招募指标,引导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帮扶乡村振兴服务。

4. 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是最具有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的群体。应整合、协调各种资源,为有意愿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工商注册、开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资金筹措、成果转化等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提高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的成功率。

5. 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

应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吸纳就业,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招用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小微企业,给予最长12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

本页地址:https://www.yangtata.com/view/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