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知识海洋>正文

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知识海洋时间:2024-05-05 11:33阅读:110

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

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

慢就业现象的产生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关。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拉动150万人就业,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市场的不确定性等也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导致“慢就业”的学生日益增多。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同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紧密联系。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部分专业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得到市场认可,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产生被动“慢就业”现象。

学生自身能力问题

在导致“慢就业”的各种原因中,“没提前规划好未来”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占62.4%。毕业生暂不就业可能是基于准备游学或筹备创业等多种考虑,但不可否认背后存在自身准备不足、技能不高、定位偏差等原因。

社会观念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慢就业成为大学毕业生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部分高校毕业生认为,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有了“铁饭碗”,极其希望能够进入这类单位,一旦在短期内无法达成目标,就会选择暂时等待,从而产生“慢就业”现象。

慢就业现象的解决方案

政府引导和社会助力

政府应大力监管就业市场,打破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暗箱操作,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竞争环境。同时,要鼓励企业改变传统观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设置专项培训,弥补高校毕业生群体经验缺乏、沟通交流能力不强等不足,提升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竞争力。

提高社会正向评价

应建立正向社会评价体系,不以薪酬论学生价值,引导高校毕业生合理就业。同时,要强化学生价值观培育,防止高校毕业生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甘于为社会奉献,愿意主动去基层、去一线工作。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负有重要责任,各高校应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科学设计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个人提升

大学生需要在大学时期努力学习,通过各种机会提升自己,在学业和个人软实力方面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企业的宠儿。

综上所述,慢就业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环境、教育质量、个人能力和社会观念等。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个人能力提升等措施,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本页地址:https://www.yangtata.com/view/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