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知识海洋>正文

科学家培育出“迷你大脑”,最终会产生意识吗?

知识海洋时间:2024-08-28 10:22阅读:9

“缸中迷你大脑”:类器官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意识探讨

近日,生物学家们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成功培育出“缸中迷你大脑”——脑类器官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只有几毫米宽的大脑神经细胞集群,已经能够模拟部分大脑功能,引发了人们对于其是否会产生成意识的讨论。

类器官技术,即通过体外三维培养多能干细胞或成体细胞,自组织形成与人体器官结构高度相似,并能复现被模仿器官部分功能的微型模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07年。当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动物学教授H.V.Wilson发表论文,揭示了海绵细胞可以通过机械分离后重新聚集,并自组织成具有正常生命功能的全新海绵。这一发现奠定了类器官培育技术的重要基础——自组织能力。

到了20世纪50年代,其他科学家开始利用不同动物细胞进行类似的实验,表明脊椎动物细胞也拥有自组织能力。这一特性使得细胞在合适的培养环境下,能够各司其职,自组织形成类器官。

干细胞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类器官技术的进步。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A.J.Friedenstein团队在骨髓中发现了一种成骨干细胞,或骨髓基质干细胞,可通过体内实验生成多种骨骼组织。90年代,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学教授Arnold Caplan将其重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并证实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可转化成各种细胞类型,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如今,类器官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脑类器官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正在探索这些“迷你大脑”是否会产生意识。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进步,

本页地址:https://www.yangtata.com/view/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