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北辰教育【辰读时刻】,在这里您将听到家庭教育类的美文音频。
如果您喜欢这个栏目,请让我们听到;如果您有好的建议和意见,也欢迎用文末留言的方式告诉我们。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水杉为你朗读
曾有老师在十几所学校对学生做过一项调查:
当生活中出现难处或危险时,你首先会想到向谁求助?
调查结果出乎了人们的预料,因为首先想到向父母求助的孩子,竟然不足7%!
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本该是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可结果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很多家庭,正面临信任危机
众所周知,一个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信任又是相互的。
所以,当我们疑惑孩子“为什么不相信我”的时候,就应该想到:
一个不信任父母的孩子,多半有着不信任自己的父母,是父母的不信任,破坏了孩子对父母最初的信任。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爱孩子的父母很多,但真正信任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
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实在有太多的担心和顾虑。
小时候,我们怕孩子吃不好影响身体发育;
上学了,怕孩子学习不刻苦落后于别人;
青春期,怕孩子早恋、厌学;毕业后,又怕孩子找不到好工作……
虽说父母的担忧里藏着满满的爱,但却也夹杂着深深的不信任。
因为不信任,有些父母甚至会以看守“犯罪嫌疑人”的心态养孩子。
比如有的父母因为工作长期不在家,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便在孩子房间里安装摄像头。
前不久就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14岁的男孩因为父亲在自己卧室里安装监控而打电话报警。
父亲对此很生气,质问道:“你只要好好学习,还怕别人看吗?”
不少网友也表示支持,认为家长想要了解孩子的情况,监控是最直观的办法。
然而,人们却没有体会到,每天处在监控中的孩子,转身便是父母一双不信任的眼睛。
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将会在孩子内心留下难以修复的伤痛,让亲子间产生隔阂。
那么,为什么很多父母总是信不过自己的孩子?
知乎有一个回答很有代表性:“成年人会习惯性地低估孩子的能力、智力、判断力和理解力,习惯性地忽略孩子的声音。”
很多父母都是这样,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相信他们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变得更好,所以喜欢替孩子做一些决定。
殊不知,父母的这些不信任、不放心,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扰,大到让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付出。
就像作家三毛说过的一句话:“爱和信任,爱与尊重,爱过多时,便是负担和干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会有种感觉——
我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总感受不到,甚至还要逃离我。
没有信任的爱,是一剂毒药
有的父母,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在孩子挑战新事物时,父母总是默认他做不好;
有的父母,不信任孩子的言行,孩子明明说的是实话,却总是怀疑孩子在撒谎。
因为缺乏信任,所以父母总是过分担心、包办,多余的提醒和指点满足了自己,却给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阻碍了孩子独立个性的养成,也导致孩子成长的潜力、探索欲被压抑。
不仅如此,在我们不信任孩子的同时,也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
之前看到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她小时候总是不被母亲信任,她说的话,母亲总是将信将疑,每每找人确认后才会信。
久而久之,她变得特别敏感、自卑又玻璃心。哪怕如今她已经毕业参加工作,母亲的不信任带来的影响,依然清晰地投射在她的身上。
比如有次她去市场买东西,只因被摊主多问了一句“是不是没有付钱”,而忍不住大发雷霆,等怒气消去之后,又委屈后悔到眼泪直流……
每个人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童年时,孩子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沟通方式、父母的评价判断,会深深影响孩子一生。
而父母的不信任,就像一味烈性毒药,足以让孩子的内心枯萎,从此关上心灵世界里那道通向阳光的大门。
本该为孩子顶起一片天空的父母,最后却成了孩子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信孩子,是父母最“简单”的教育投资
《好父母,好孩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能量。”
相信孩子,其实是父母在教育中最“简单”的投资。
我们不需要做太多,只要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感受到:
当你犯了错误而忐忑不安,有我包容你;当你被人误解而满腹委屈,有我理解你;当你遭人欺负而惶恐害怕,有我维护你。
你的开心与不开心,都可以和我分享;你遇到了困难与挫折,都可以放心地告诉我。
就如《麦田守望者》一书中说:“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
用心守望,让孩子相信,即便身处黑暗,父母也会成为照亮他们的一道光。
这样,你给予孩子的每一份信任,都会像一股股能量,推着孩子在人生之路上疾驰,不断地自我突破。
父母朋友们,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吧!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将他们内心中的无限可能激发出来。
有了信任,他们才会无所畏惧;有了支持,他们才敢于飞翔。
有时候你的一句“孩子,我相信你”,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本期互动:
不管你是孩子还是父母,说说你对“信任”的看法吧!
孩子虽小,父母只要用心对待。他会懂得。
我家是太过相信,导致学习习惯不好,很受伤。
我们不需要做太多,只要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感受到: 当你犯了错误而忐忑不安,有我包容你;当你被人误解而满腹委屈,有我理解你;当你遭人欺负而惶恐害怕,有我维护你。 你的开心与不开心,都可以和我分享;你遇到了困难与挫折,都可以放心地告诉我。
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再说也不会明白。
小时候孩子会和父母求助,但是如果反馈是不理解甚至训斥。慢慢就不和父母说了。等父母意识到这种隔阂,再改变就很难了,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
从做人孩子到成为父母,看似距离很长,却也很短,当人孩子时与父母离心,成人父母时,与孩子离心,这一杆秤不知何时能平!信任,这个词看似简单,却也很难……
知易行难,父母的担心常常会变成焦虑,焦虑源自不信任。而父母不信任孩子的理由也很多,常常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也蛮虚弱的……
父母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个体来看待,对孩子的情绪感受不能接纳和共情,是导致孩子和父母沟通不畅,渐渐就不会再把父母当做依靠了。
说实话,能真正“讲道理”的父母没有几个,他们都是“极其主观”的,总觉得孩子“欠他(她)的”!?
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合格的,而且不合格的父母自己不会承认的
太难了!管多了不行,管少了更不行!掌握尺度,还不能发脾气!现代社会想当个好父母真的好难。需要关注的地方真多,现在不光是钱的问题了………
现在很多家庭,正面临信任危机。
教育机构应该加一课,就是怎么做父母,怎么教育孩子,这些没学都会影响下一代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
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子女,都要有耐心的去沟通,不要表达出自己的不耐烦,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我觉得是这样,那结果就是这样。
一个巴掌拍不响,绝对不是父母一方的错!
在调皮捣蛋的时候,家人很累没法陪孩子的时候,怎么让孩子理解呢,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
如果孩子什么事都跟父母说,换来的只有责备,所以当然要瞒着了
是拥挤的生活导致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孩子,由于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了解是一个好父母的基本
很多孩子都被游戏害了 但我的孩子他就是天天看动画片打游戏,早上看动画片一直到晚上夜深了都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