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最佳介入时机
幼儿主动要求时介入
根据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理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天性释放的表现和创造力的表现,幼儿全神贯注投入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切忌打扰。但是在幼儿主动要求介入的时候,教师就要接住幼儿抛出的“球”,帮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常常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但这并非意味着幼儿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是不需要指导的。恰恰相反,幼儿也会遇见认知短板,这同样会使游戏状况百出、停滞不前,所以这个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是幼儿最信任、最依赖的人,教师的介入应当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推进游戏的开展为最终目的。
出现偶发事件时介入
偶发事件包括游戏中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时候,幼儿出现危险,呈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以及游戏主题不够积极健康,与社会发展主旋律相悖的时候等,此时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介入。如果游戏中出现一些消极内容,无疑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必须介入,予以指导。例如,有的小朋友玩“祭奠死人,为死人烧纸钱”类型的游戏,教师就一定要立刻加以制止,因为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游戏无法深入时介入
我发现孩子在活动区域活动时是需要老师帮助的,老师的适时引导会起很大的影响。例如:一天早上,我习惯的去观察着每个活动区游戏的情况,当我观察到“小医院”时,发现“小医院”里的三名幼儿还没进入到游戏状态,一名当护士,一名当医生,一名当药剂师,虽然有了各自的角色,但是没有彼此之间玩起来。于是,我假装肚子疼走到挂号的护士那里,“小护士”一看见我,马上来了兴致,问我怎么了,我说要挂个号,她立刻用笔在纸上划了两下,给了我张小纸条,于是我来到了医生那里,医生早已准备好了,又是用听诊器,又是打针的,“确诊”后给了我一个小条,让我去取药,到了药剂师那里,他很认真的找了瓶药搁在我手里,但没告诉我如何吃,我赶忙问他这药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片呀!他琢磨了一下告诉我:“一天一次,一次2片!”接着我便离开了。孩子们很兴奋,互相商量着互换角色,像刚才一样玩了起来。
游戏出现教育契机时介入
游戏当中,随时出现学习新概念与解题方法的时机。教师给与幼儿暗示帮助解决问题,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透过这些方法,幼儿所获得的学习,比正式教学更能持久。
综上所述,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的最佳介入时机包括幼儿主动要求时、出现偶发事件时、游戏无法深入时以及游戏出现教育契机时。教师应在这些关键时刻介入,以支持性和引导性的态度帮助幼儿发展,并确保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
推荐资讯
- 角色扮演游戏音效设计的最佳实践是什么?2024年06月09日
- 如何设计与游戏世界观相符的游戏画面?2024年06月09日
- 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成长系统有哪些设计技巧?2024年06月09日
- 如何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创新能力2024年06月09日
- 角色扮演游戏内部交易的法律规定2024年06月09日
- 角色扮演游戏中增强沟通能力的训练2024年06月08日
最新资讯
- 韩国宣布进入国家人口紧急状态,全力应出生率低下问题,有哪些情况值得警惕?2024年09月27日
- 这届年轻人大大方方“抠搜:3元“小甜水”、两元小面包开始广受青睐?2024年09月27日
- 服务行业的你,遭遇顾客无理取闹怎么办?掌握这几招,轻松捍卫职场尊严与权益!2024年09月27日
- 高考生卧底揭露商家黑幕,再现央视315打假?真相究竟有多惊人?2024年09月27日
- 城市公共厕所背后的秘密:它们是如何保持清洁并服务市民的?2024年09月27日
- 商家集体反击“仅退款”政策,电商领域的新维权浪潮来了?2024年09月27日